约公元前1076年,商王朝正值多事之秋。在位二十六载的商王帝乙因病驾崩,朝野震动。按照商朝严格的宗法制度,作为嫡长子的帝辛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。这位新君登基时正值壮年千层金,意气风发,却不知命运已为他设下重重陷阱。
时光荏苒,转眼已是帝辛在位的第七个年头。这一日朝会之上,德高望重的老臣商容手持玉笏,恭敬地禀告道:\"启禀大王,明日恰逢女娲娘娘圣诞之期,按礼制当亲往女娲宫进香祈福。\"原来这位帝辛自幼天资聪颖,不仅博闻强记、能言善辩,更有一身过人的武艺,曾徒手搏杀猛兽。这些非凡的才能让他养成了目空一切的性格,常以\"天下第一人\"自居。听闻要去祭拜女娲,他当即面露不悦:\"寡人贵为天下共主,岂有向一介女神屈膝之理?\"
展开剩余66%商容闻言大惊,连忙劝谏:\"大王慎言!女娲娘娘乃上古创世之神,炼石补天、抟土造人,功德无量。天下苍生皆受其恩泽,大王理当虔诚祭拜。\"在众臣的再三劝说下,帝辛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前往。
翌日千层金,金碧辉煌的女娲宫中香烟缭绕。当帝辛抬头瞻仰女娲神像时,竟被其绝世容颜所震慑。一时兴起,他命人取来笔墨,在宫墙上挥毫题诗。诗中先是极尽溢美之词赞颂女娲美貌,末句却写道:\"但得妖娆能举动,取回长乐侍君王。\"这般轻佻之语彻底触怒了这位上古女神。盛怒之下,女娲派遣轩辕坟三妖——九尾狐、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下界,誓要让这个狂妄的君王付出代价。
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传说更为复杂。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,商纣王的暴君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周人刻意塑造的。细究《尚书》记载的六大罪状,实则暗藏玄机。其中\"酗酒\"一条,考古发现殷商青铜器中酒器占比过半,可见饮酒是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。\"不用贵戚旧臣\"则反映了纣王打破世袭、提拔寒门的改革举措,这自然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。而\"听信妇人言\"在女性地位较高的商代本不足为奇,著名女将妇好便是明证。
最值得玩味的是\"不留心祭祀\"这条罪名。纣王推行的周祭制度虽然旨在加强王权,但客观上减少了人牲祭祀,既保全了劳动力,又避免了资源浪费。这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,却被周人刻意曲解。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,纣王的故事提醒我们,评价历史人物需要跳出成见,以更全面、客观的视角审视那段尘封的往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