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通“关税大棒”砸下来真是砸出了一群妖魔鬼怪!领导人自信满满米升网,二把手出言讥讽,连普通美国商户也想趁火打劫,在中国商家身上狠狠捞上一笔!
关税战让出口商家货物滞销,不少已生产的商品在仓库堆积,这就让一些人起了歪心思:反正也是库存积压,不如低价贱卖,岂料老板一口回绝,直接霸气反击!
这位硬气老板该怎样挽回损失?进出口商家在关税战中如何破局?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
关税地震冲击进出口实业
“我们损失了一个客人,还可以找别的客人,但中国制造脊梁骨一定要正”,“加征关税”正火热时,一条视频冲上热搜引发讨论,让不少网友感到热血沸腾。
发出这条视频的是德赛集团的老板张文杰,他突然强硬表态,是因为遇到了一件糟心事。
德赛集团从事鞋类贸易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现在早就成了国内高端鞋类制造的佼佼者,年产鞋量超过一千万双,年生产总值破十亿。
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,德赛集团本质是一家代工厂,它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自己的品牌,相比那些有独立品牌的企业,这家公司的营收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其他品牌的代工订单。
国内绝大多数品牌都有自己的生产线,德赛的收益绝大多数来自海外订单。
外贸出口占据了德赛集团总营收的七成左右,美国市场在其中的占比又高达三分之一,可以说德赛的十亿生产总值中,有近三亿依赖美国市场。
这次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对德赛就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米升网。
早在去年年底,德赛集团的美国订单就已经排到了今年六月,但突如其来的高额关税却让不少美国商家选择取消订单。
这也无可厚非,商家收货是为了拿去卖钱,结果这么高的关税,卖出去的东西根本回不了本,虽说对工厂来说显得惨淡,但这种特殊情况也只能像股价大跳水一样自认倒霉。
不过有些人却想借此机会大占便宜。
一位美国商户竟然找到德赛集团,要求“半价取货”!反正这些货物已经贴了标签,很难再转手卖出,积压在德赛也是亏本,不如低价贱卖给美国商人,多多少少还能挽回一点。
面对这种趁火打劫般的行为,张文杰断然拒绝,声称即使是烧掉也不会贱卖!
在他眼中这不止是钱的问题,还象征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实业的尊严,自己决不能就这样让步。
关税战下两败俱伤
虽然这么说,但是对德赛和张文杰而言,美国商户并不是“敌人”,而是真正的“友商”,关税战下的一个无辜受害者。
毕竟中美双方商家的目的都是挣钱,而特朗普层层拔高的关税直接把两边赚钱的路子全掐断了。
虽然不排除其中有道德败坏的人,但中美商家更多的还是合作关系,而关税从来都是两边共同的敌人。
最初关税还只加了10%时两边就开始进行协商,怎么尽可能缩小关税对外贸的影响,怎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米升网,但是当关税加到34%以后,一切的手段和操作都显得意义不大了。
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,在一些名牌鞋连锁店中,一双鞋的价格可以卖到令人震惊的天价,但对于源头的代加工厂,鞋类加工则可以算得上是利润微薄。
基本代加工厂只能靠数量取胜,靠几百上千万双鞋积少成多。
特朗普将对华关税进一步抬高后,本身就利润微薄的制鞋行业几乎无法运作,那时德赛集团的美国订单就这样停了。
那些美国的用户同样非常着急,拿不到代工厂的订单交付就意味着店面可能会缺货,钱还是小事,品牌形象因此受损可就事大了。
一些美国商户主动提出愿意加价购买。
但特朗普的情况我们也知道,关税政策称得上是一天一变,一批鞋类订单需要三个月的生产周期,谁知道在特朗普的领导下三个月后关税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这些“加价购买”最后也没能落实下来。
那这些主要依靠在美国搞外贸的商家呢?难道要就这样停产、坐吃山空吗?
“‘生命’总会为自己找到出路”
相信大家都还记得,这次关税战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想靠关税压制中国,早在他的上一个任期时就曾有过提高关税打压。
那次关税问题就给不少进出口企业敲响警钟,而德赛就属于相当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些警示的一批出口企业之一。
那之后德赛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,开始用现在正盛行的直播带货为自己开辟新赛道,并很快走到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前列。
同时在海外市场也不能紧盯一个国家,捞鱼还是要广撒网,德赛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分公司,开始在欧洲市场披荆斩棘。
美国市场被关税打的乌烟瘴气一塌糊涂时,欧洲线订单数量却快速速度上涨。
对于那些原定销售到美国,结果被特朗普一通关税大棒摁成滞销的货物就更好办了,毕竟人脚上穿的鞋又不会因为国家有什么本质区别,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和市场。
既然卖不出去,那就直接内部消化得了!
现在德赛一方面在积极和京东、淘宝等电商平台对接,另一边也在让设计师转变鞋子设计思路,从“美国人喜欢的款式”换成“中国人喜欢的款式”,打造自己的品牌更是早已经提上日程。
温州是进出口贸易大市,仅仅鞋革行业就有高达三成的出口比例,关税战带来的冲击称得上是“席卷整个温州”,当地鞋企和市场、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寻找在关税地震中自救的方法。
对等关税后张文杰代表德赛集团参加了不少鞋企联合会议,这些本该是“竞争对手”的厂商少有矛盾和互相指责,老板们没什么抱怨,探讨的都是整个行业在国际形势下的自救手段。
另一边温州市政府大楼里,关于帮助出口企业度过困难的扶持政策也在加班加点地规划制定,相信很快就能落地。
有了产品实力、企业合作、政策扶持,相信温州鞋企很快就能挺过去,中国企业很快就能从影响中缓过来。
屏幕前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米升网。
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